【展讯】秋水共长天——苏州当代水墨艺术邀请展在九逸艺术空间开幕
2022年9月28日下午,秋水共长天一苏州当代水墨艺术邀请展在九逸艺术空间开幕。
本次画展邀请了苏州当代水墨画坛中具有创造力的刘懋善、夏回、孙宽、张迎春、吴越晨、姚永强、高树标等七位艺术家萃聚一堂,以小幅作品展的形式展现苏州当代水墨发展的新图式。
参加此次展览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分别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怀念女士;苏州博物馆原副馆长、苏州市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魏保信先生;苏州美术馆管理部部长高翔先生;高新区浒墅关经开区文联主席张健东先生;高新区枫桥文联主席杨永忠先生;吴门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倪振人先生;苏州市美术家协会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倪熊先生;姑苏区美术家协会主席曹潺鸣先生;苏州市雕塑协会副会长,苏州油雕院执行院长王晓东先生;苏州高新区美术家协会主席沈建林先生;苏州高新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浒墅关美术协会会长张鸿然先生;苏州高风堂美术馆馆长吴中培先生;中国职业艺术家联盟名誉主席徐青先生;苏州有原美术馆馆长 张曦先生;苏州军创力量集团董事长许丽丽女士;苏州丹圣阁书画院负责人江厚红先生等人。例外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苏州美术界的著名艺术家:姚茛先生、邓文贤先生、李白丁先生、舒奉谦先生、胡荣生先生、毛庆华先生、齐松先生、方宏智先生、宋国荣先生、林国辉先生、周筱影女士……
苏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怀念女士致辞
在江南文化和水墨更新的大背景下,倡导苏州新美术面貌与新时代格局,探讨江南文化传统和当代水墨艺术演进,以地域性和历 史性的角度更好地阐释当代水墨艺术在江南文化背景下的迭代意义。 艺术家们一方面接续着江南文化的精神谱系,守望属于文化苏州的家园,另一方面也通过当代笔墨彰显着时代的精神。在艺术家眼里,江南并不是一个纯粹视觉层面的地域概念,这里不仅是吴侬软语和小桥流水,还有一种刻在苏州人骨子里的自强文化基因。所以,参展作品并非对江南实景的简单再现,而是将艺术家的文化理解、人文修养、历史底蕴等相链接,为观众呈现出这些具有时代特征和江南情调的艺术创作。
参展艺术家苏州国画院孙宽院长代表发言
在苏州探讨水墨艺术的当代历程有其特殊的语境和意义,艺术家们沿着600年以来的历史脉络前行,他们根据自己风格变化的要求,吸收中外现代综合造型因素,强调点、线、面构成等形式因素,从笔墨中演化,拓展了传统吴门水墨画的表现语言空间。艺术家们一方面审视着发生在当下的不可逆转的社会与文化转型,另一方面尝试着在当代水墨领域内发挥积极作用并以此回应 “守正创新”的时代诉求。
九逸艺术空间负责人马珍妮女士致欢迎辞
然而,苏州艺术家对于水墨的传承与唤新,更多的手段却是让生活回归惬意与人文。苏东坡曾在松陵人朱象先的画上题跋:“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而已。”在江南艺术家而言,绘画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非职业。苏州深厚的历史积淀,文人之间世代相续的风雅,都适宜“养心”,从而也滋养着“画心”。
画展开幕式由参展艺术家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姚永强先生主持
从水墨精神到表现方法、形态构成,艺术家们将传统笔墨程式向当代水墨语言的逻辑转换,乐此不彼。挥毫间,霁月当空,金风送爽。今晚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刘懋善先生和马珍妮女士为九逸艺术空间揭牌
画展开幕剪彩仪式
画展开幕式现场:
展览地点 | EXHIBITION VENUE
苏州市姑苏区金门路1172号4栋
交通指南
自驾车可以导航前往:苏州市姑苏区金门路1172号(苏州市城市照明工程公司),进入大门之后,直行到底左转,50米到达目的地。
附近公交站点:三元二村公交站,下车后西行100米右转进入大门,直行到底左转,50米到达目的地。